16歲開始就有減肥的念頭,到現在24歲也有8年時間,可以很確定地說,每段時間的感受和難處都不同。現在才領悟到,月經是反映女生健康狀況的最好指標。身體自我機制很奧妙,體內出狀況會透過不同徵狀反映。而「月經失調」便是透露潛在婦科疾病的一大信號。
初經是16歲,來過一次就沒了,以為是子宮內出血,到婦科進行抽血、荷爾蒙和超聲波檢驗,報告顯示一切正常,解釋是子宮卵巢機能未完全成熟,處方了避孕藥Diane-35幫助暗瘡和調經。 高中到大學時期在美國留學,開始接 觸運動,年青的好處就是減脂很有效率,畢竟新陳代謝較快和荷爾蒙還沒開始失調。
當時幾乎三頓都在飯堂解決,看到什麼就吃什麼,更不用說飲食控制。當時減肥目標是瘦下來去party好看點,而非為了健康。許多概念沒搞清楚,流行減肥餐如生酮、雞胸蘋果餐、低碳、800卡餐單、節食、果汁排毒等通通試過。哪次成功的?當然沒有。無目的、無規律的減脂方式是不會持久的。作息不正常會影響月經嗎?一定會。不過,當時一直服用避孕藥,月經週期因避孕藥穩定地提供荷爾蒙,而沒有受影響,但是卵巢的健康並非如此。
開始自己搬出去,生活模式還是一樣。記得大學真 的很愛喝酒,每天只啃一包沙拉菜,有一次做全身檢查抽血化驗,報告提到紅血球數量低、血色素濃度也低於正常,只要沒暈倒就不用擔心,所以我也沒管。回香港放暑假忘了帶藥,結果3個月沒月經。開學後再去看婦科驗血,醫生卻沒仔細分析報告上其他能反映患PCOS的項目。假如當時能及早確診PCOS,現在就不用走那麼多冤枉路。大學時期選修了運動科學,成了我往後人生一大轉淚點。
課堂學了各種人體科學概念,如:新陳代謝、能量需求、營養、藥物濫用、心肺功能、有氧、無氣運動、肌肉合成等。每到週末還會到實驗室接觸不同 量度體內器官效率的測試,例如體脂、最大攝氧量測試、食物敏感測試、體能測試等。慢慢開始對健身、營養學有興趣,下課會去買菜準備料理;娛樂活動從吃宵夜、喝酒換成爬山、到海邊走走;閒時會去研究運動科學的文獻。這些知識是一生受用的,也是你們在 的IG上看到的資訊分享。
這一年的體脂很清楚記得是38%,因為有一個實驗就是要脫光跳進大水缸裡測體脂(Hydrostatic underwater Weighing),第一次對「體脂」有認識。經過這一堂課,我開始以正確的方式改善生活習慣,包括計算卡路里、製定運動課表等,體重慢慢由年初的68kg,恢復到正常水平約57kg。常被問到,我不是營養師、健身教練,怎麼對這方面有研究?就是因為這一年對身體構造、營養各方面有了更深入和專業的科學認識,有幸接觸到PCOS的真實案例 (課堂助教分享個人經歷),加上實戰研究食譜、規律運動,逐漸感受到活得健康不只是為了外在體態,更多的是提升生活品質和有效管理情緒。當IG追蹤的人越來越多,作為健康資訊平台的小編,生活總不能亂七八糟。好習慣慢慢融入生活,不喝手搖、運動不為打卡專注訓練、多吃原型食物、少喝酒、少發脾氣。現在的生活模式,不是一步登天的,建立習慣不能說做就做,一定要經過時間慢慢培養,才能避免反效果。